古代女子三寸金蓮的小腳不是輕易讓外人看見的,把三寸金蓮看的比自己性命還重要,以三寸金蓮為美。三寸金蓮起源于五代十國,繁盛于元代,后來隨著清王朝的瓦解,婦女得到解放,這種纏足才逐漸被取代,解除了婦女的痛苦,其實三寸金蓮是婦女社會地位地下的表現,是痛苦而不是美。
三寸金蓮的習俗起源
古代的起源三寸金蓮,有很多傳說,但是以南唐后主有宮女嬪娘,纖麗善舞。乃命作金蓮,高六尺,飾以珍寶,網帶瓔珞,中作品色瑞蓮,令嬪娘以帛纏足,屈上作新月狀,著素襪行舞蓮中,回旋有凌云之態。以后,此風從宮內傳向宮外——有些人認為這就是女子纏足之始。
有學者認為,小腳之所以稱之為金蓮,應該從佛教文化中的蓮花方面加以考察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,在佛門中被視為清凈高潔的象征。佛教傳入中國后,蓮花作為一種美好、高潔、珍貴、吉祥的象征也隨之傳入中國,并為中國百姓所接受。在中國人的吉祥話語和吉祥圖案中,蓮花占有相當的地位也說明了這一點。故而以蓮花來稱婦女小腳當屬一種美稱是無疑的。另外,在佛教藝術中,菩薩多是赤著腳站在蓮花上的,這可能也是把蓮花與女子小腳聯系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。為什么要在“蓮”前加一個“金”字呢,這又是出于中國人傳統的語言習慣。中國人喜歡以“金”修飾貴重或美好事物,如“金口”、“金睛”、“金鑾殿”等。在以小腳為貴的纏足時代,在“蓮”字旁加一“金”字而成為“金蓮”,當也屬一種表示珍貴的美稱。因此,后來的小腳迷們往往又根據大小再來細分貴賤美丑,以三寸之內者為金蓮,以四寸之內者為銀蓮,以大于四寸者為鐵蓮。于是言及金蓮勢必三寸,即所謂三寸金蓮。后來金蓮也被用來泛指纏足鞋,金蓮成了小腳的代名詞。
到了宋代,女子纏足就逐漸從宮廷推廣到了民間,到了宋朝末年,社會上還興起了一股“以大足為恥”的風氣。到了明代,女子纏足的風氣更盛,都認為這是時髦,坊曲中的妓女無不以小腳為媚男子之具。
纏足的具體做法是用一條狹長的布袋,將婦女的足踝緊緊縛住,從而使肌骨變態,腳形纖小屈曲,以符合當時的審美觀。在纏足時代,絕大多數婦女大約從四、五歲起便開始裹腳,一直到成年之后,骨骼定型,方能將布帶解開;也有終身纏裹,直到老死之日。
女子纏足以后,她的三寸金蓮就變成了一個最隱私的部位,絕不可讓陌生男子看見。除了丈夫以外的男子,如果不小心碰了女子身體的其他部位(包括胸部)還不大要緊,如果碰到小腳是萬萬不行的。中國古代有許多春宮畫,身體的一切都可以裸露,但是從未見到女子裸露雙足的,可見這個地方是最大的隱私。
纏足-三寸金蓮的過程
纏足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裝飾陋習。其具體做法是用一條狹長的布袋,將婦女的足踝緊緊縛住,從而使肌骨變態,腳形纖小屈曲,以符合當時的審美觀。纏足一般從四五歲開始,歷經三四年時間,到七八歲時才能初具模樣。纏足前先以熱水燙腳,趁著腳還溫熱,將腳除拇指外的四個腳趾強行向腳底彎曲,讓腳趾緊貼腳底,并在腳下趾間涂上明礬,用以燥濕、殺蟲、解毒。但仍然有許多女孩子的腳還是化膿流血,難以站立,只能長期爬行。經過如此較長時間的一番折騰,腳就會被纏得弓彎短小,使腳底凹陷,腳背隆起,整個腳的長度就會被極大的縮小了?梢韵胂竦脕,健全完美的腳被強行地扭曲成一個不規則的三角形,俗稱三寸金蓮。那種疼痛必定是徹骨入髓、銘諸肺腑的。在古代纏足,絕大多數婦女大約從四、五歲起便開始裹腳,一直到成年之后,骨骼定型,方能將布帶解開;也有終身纏裹,直到老死之日。
在對女性摧殘得最嚴重、小腳崇拜最張狂的清代,李汝珍、俞正燮、康有為等人就對這一社會陋習進行了嚴厲批評。李汝珍在他的《鏡花緣》一書中提出,“女子本是好好的”,而男子卻偏偏使之“矯揉造作”,纏小腳使她們成了“異樣”。他質問“何以兩足殘缺,步履艱難卻又為美?”1898年,康有為向光緒皇帝呈了“請禁婦女裹腳折”,歷數纏足惡習于國于民的危害,認為“最駭笑取辱者,莫如婦女裹足一事”,明確主張“嚴禁婦女裹足”。滿清封建王朝被推翻后,孫中山正式下令禁止纏足。到了“五四”時期,纏足更成為各派革命運動和激進分子討伐的對象,陳獨秀、李大釗等人都曾撰文痛斥纏足對婦女的摧殘和壓迫。自從中國共產黨登上政治舞臺后,毛主席真正消滅了小腳,中國的婦女才得到了徹底的解放。
今天的我們看來纏足,不是三寸金蓮為美而侃侃而淡,其實是一部血淚史!也是一部恥辱史!
三寸金蓮老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