鎏金工藝主要用于銅器工藝品表面裝飾工藝以及佛教銅佛像的鍍金,鎏金工藝起源于中國的春秋末期或戰國早期,工藝傳承叫法有火鍍金、黃金涂、金黃涂、金涂、涂金、鍍金或汞鍍金,宋代始稱鎏金,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鎏金工藝的國家。
鎏金工藝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,鎏金是我國一項傳統的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勞動中總結創造的工藝,是民間傳統手工藝,是把金和水銀合成的金汞劑,涂在銅器表層,加熱使水銀蒸發,使金牢固地附在銅器表面不脫落的技術。
鎏金工藝的工具
1.金棍
2.發栓
3.金泥
4.水銀
鎏金工藝流程
鎏金工藝流程有:清理鍍件、殺金、抹金、沖洗、開金烤黃、清洗、壓光七個過程。
1.清理鍍件
鎏金工藝的清理鍍件就是將基體表面的砂眼、裂縫等缺欠部位鉚焊平整,銼平拋光,用酸洗去油污。
2.殺金
根據用金量把金塊打薄,剪成細絲,并按一份金七份汞液(水銀)配比備好(此比例常因人因時而變動)。 把坩堝放在火上加熱燒紅,放入金絲烤紅,倒入水銀后迅速用燒紅的炭棍攪拌,此刻冒出濃烈的白煙--汞蒸氣,事先一定要做好防毒準備以免汞中毒。傾刻金汞熔融成合金,倒入盛冷水的磁盆中,沉在盆底的銀白色泥狀物即金汞合金,因內含金,狀如泥,被匠人形象地稱為金泥。 攪拌時間、程度全憑火候、感覺。時間短金泥太稀,猶如稀泥抹墻掛不上,甚至因熔化不充分內含金粒。時間長金泥太稠,涂時拉不開栓,時間過長會致使金扒堝底無法用。殺金火候極重要,優質金泥用手捻之細膩無碴,不軟不硬,捏成山形不析汞液。
3.抹金
用金棍抹點金泥蘸點稀硝酸,往鍍件上一點點抹勻,邊抹邊蘸,抹均后,用發拴稍蘸稀硝酸揉刷均勻,特別是不易抹到的犄角、紋飾處,須用拴反復揉刷,以彌補金棍抹不到之處,并將多余的金泥掃下。金棍為鎏金工藝中一種特別工具,以紅銅制成,一端打成扁平勺形,并略翹起,磨光,略蘸稀硝酸后,在金泥上浸沾數次,即可應用。發栓是鎏金的專用刷,因"栓"用人發或牛尾毛制成而名發栓或牛尾栓。栓的制作方法:把毛發戳呈扁平狀,外纏粗布,邊纏邊刷大漆,最外層用大漆封住,待干后即可使用。鎏金的遍數越多,金層越厚實飽滿,因此常需重復上述四至七步驟,鎏三、四遍,便可得到金光燦燦的效果。
4.沖洗
抹金后,用水把鍍件上殘留酸液、銅鹽沖洗干凈,用脫脂棉搌凈鍍件表面污垢,邊擦邊揉,使涂層表面細化。
5.開金烤黃
開金烤黃就是把鍍件置于架上,下設炭火加熱。隨溫度的升高,鍍層中的汞開始蒸發發亮,隨機用硬棕毛刷敲打,并用棉花輕捷揉擦,此時鍍件表面即呈鏡面狀色澤。略減火后,邊轉邊揉,使鍍件各部位火候均勻,鍍層也由發亮漸變暗色,再漸變成白米色,此時停止揉擦,否則將會把金擦掉。繼續加熱,隨溫度的升高鍍層表面漸變黃,此時火候控制極重要,火小處多烤,火大處少烤,當其均勻地呈黃米色時,撤火即可。
6.壓光
鎏金工藝為使金層更加光亮,致密度更高,最后需用瑪瑙軋子壓光,使金層更加光彩奪目。
鎏金藝術品
鎏金藝術品都是金光燦燦,發散出耀眼的金色光芒,美不勝收。樣子收藏網分享一些故宮收藏的各個朝代在精美的鎏金藝術品
鎏金鏨花爵,清中期,高10.7cm,最寬9.1cm。
爵圓體,寬流,寬尾,口上有雙立柱,三足。通體鎏金。腹部兩面雕飾梅花陽紋,流、尾部均陰刻花枝紋。
此銅爵仿商周時期的青銅爵而作,但又有所變化。商周時期的爵形體相對較大,為槽狀長流,尾部尖翹,口上有傘形柱,而此爵形體輕巧,口部呈元寶狀。此外,鎏金工藝出現于東周時期,因此在商周青銅爵中不可能看到鎏金裝飾,梅花紋也是清代常見的裝飾圖案,并不見于商周青銅器。
銀鎏金鏨花葫蘆式執壺,通高48cm,口徑7.5 cm
壺銀質鎏金,葫蘆式,塔形蓋,蓋上有鈕。腹部凸出一龍首吐長流,相對一側有龍首吐曲柄。壺底中心雙線長方框內陰刻楷書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款。通體鏨刻紋飾,從上至下分三組,每組四面的中心均為一大朵寶相花,周圍六朵小寶相花,枝葉相連,花朵均鎏金。塔形蓋上鏨刻蓮瓣紋,葫蘆體上半部有兩道弦紋,弦紋之間為兩周枝葉紋。
此壺形體巨大,造型規整,實用,是皇帝出游打獵時的用品,為乾隆時期大型銀器中的佼佼者。
鎏金刻人馬狩獵紋杯,高7.5cm,口徑5.9cm,足徑3.5cm
鎏金刻人馬狩獵紋杯銅質,通體鎏金,高圓足。杯身以細線刻人馬狩獵圖,近口處飾弦紋一道。
唐代酒器多以金、銀制品為首選,此緣于統治者對金、銀制品的偏愛和社會的富足使得當時金、銀鑄造業空前發達。此杯鐫刻精致,紋飾生動,且此鎏金工藝藝術品受到西域工藝風格的影響。